亚洲欧洲另类,国产99热,欧美午夜电影院,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,激情国产在线,久久香蕉av,国产精品久久久精
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:61120180013
> 首頁 > 種植 > 正文

小麥進入返青期 防治病害是關鍵

——兼答河南、山西、甘肅及陜西讀者問

2017-03-30 09:03:00    實習記者 丁義鋒

3月,氣溫攀升,我國各地小麥逐漸進入返青期。連日來,記者陸續(xù)接到河南、山西、甘肅讀者及陜西三原縣聞先生來電,反映當地小麥葉鞘上產生淡黃色小斑點,麥苗的莖基部出現褐色條斑,麥苗莖折斷枯死等癥狀。就此問題,記者采訪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農學院副研究員陳新宏,他說這些問題都屬于冬小麥的病害現象,原因各有不同,或是因為小麥發(fā)生了紋枯病、根腐病、葉枯病等,或是因為凍害,農戶應加強重視、正確區(qū)分、減少損失。

紋枯病該病主要發(fā)生在葉鞘及莖稈上,根系一般不受影響。發(fā)病初期,在近地面處的小麥葉鞘上先產生淡黃色小斑點,隨后發(fā)展成典型的黃褐色梭形或云紋狀、眼點狀病斑。病斑逐漸擴大,顏色變深,引起病株的基部節(jié)間腐爛。出現這種病害時,可以使用井岡霉素(或氟環(huán)唑)+苯甲·丙環(huán)唑+蕓苔素內酯(或碧護)+磷酸二氫鉀噴霧,根據苗子發(fā)病情況及長勢,噴施三遍,間隔一周噴一遍。

根腐病小麥在播種后種子受害,幼芽鞘受害呈褐色斑痕,嚴重時腐爛死亡。也有的是根部受害,會產生褐色或黑色病斑,根系少,植株莖基部出現褐色條斑,嚴重時莖折斷枯死??梢酝ㄟ^用精甲霜靈或咯菌腈或惡霉靈+苯甲·丙環(huán)唑+蕓苔素內酯(或碧護)+磷酸二氫鉀,根據病害輕重及植株長勢噴施三遍,間隔一周噴一次。

葉枯病該病主要為害葉片。發(fā)病初期,葉片上出現近圓形褪綠斑點,逐漸擴展為長卵形或橢圓形病斑,病斑褐色,最后發(fā)展成長條形或不規(guī)則形病斑。病斑中心呈黑褐色眼點狀,周圍灰褐色至深褐色,病斑沿葉脈伸展,形成較長的壞死線。后期兩個或多個病斑可匯合成大型病斑,導致葉枯。如果發(fā)現,馬上用烯唑醇或苯醚甲環(huán)唑或異菌脲+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+蕓苔素內酯+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。

另外,冬小麥出現以上癥狀,或是發(fā)生了凍害。全田死亡嚴重的麥田,可考慮改種其他作物;主莖及分蘗未死亡,葉片凍傷嚴重的麥田,于晴天中午十一點到下午兩點,氣溫10℃以上天氣,噴施蕓苔素內酯+磷酸二氫鉀;待氣溫回升,夜間溫度達到2℃以上后,及時澆水施肥;凍害不嚴重或部分葉片凍傷的麥田,噴施蕓苔素內酯+磷酸二氫鉀,返青肥水按正常管理進行,將損失降到最低。

陜ICP備13005735號-1 農業(yè)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:029-87031703 m.hbymzs.com